您的位置首页常山县地名网

常山县地名网

常山县地名网
案例名称: 常山县地名网

【县情概况】:位于省境西部,界于东经118°15′~118°45ˊ,北纬28°46ˊ~29°13ˊ之间。北接开化县,东北与淳安县毗邻,东与衢江、柯城两区接壤,西界江西省玉山县,南连江山市。全境东西长46公里,南北斜宽55.6公里,总面积1099.07平方公里,是钱塘江的发源地下游,衢江上游。2003年全县总人口32.3331万人,辖7个镇、7个乡,4个社区居委会和居民委员会、342个村民委员会,县政府驻天马镇胜利街29号。
【历史沿革】:春秋时为越国西部姑蔑(始末)之地,周赧王九年(公元前306年)属于楚。秦属会稽郡之太末县。汉献帝初平三年(192年)分太末置新安县,遂属新安。建安二十三年(218年)分新安置定阳县,为常山建县之始,仍隶会稽郡。(据《水经•浙江水注》补注附图标注,常山港古称定阳溪水,为境内第一大河,县名当来源于定阳水名)。县治在前定阳乡三岗(今何家乡璩家附近)。三国(吴)宝鼎元年(266年)属东阳郡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年)定阳县并入信安县,隶东阳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分信安复置定阳县,属衢州。武德八年(625年)复并入信安县,属婺州。唐高宗咸亨五年(674年)分信安置常山县。县治在前常山乡古县畈(今招贤镇古县、古县畈两村),隶江南道婺州。武则天垂拱二年(686年)改属衢州。证圣元年(695年),分常山、须江(今江山)两县西部和弋阳一部置玉山县。肃宗乾元元年(758年)曾属信州(今江西省上饶),旋复属衢州。代宗广德二年(764年)将县治从常山乡迁至天马镇今址。宋太祖乾德四年(966年)划县西北境置开化场。太宗太平兴国六年(981年)升开化场为开化县。南宋度宗咸淳三年(1267年)常山县改名为信安县,隶两浙东路衢州。元世祖至元十三年(1276年)复名常山县,隶江浙行省衢州路。明、清两代隶浙江省衢州府。中华民国元年(1912年)废府制,属金华道。民国十六年(1927年)属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。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四月属第四行政督察区,七月隶第三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公署。1949年5月4日解放,初属衢州专员公署,1955年改属金华行政公署。1958年10月并入衢县,1961年10月恢复常山县,仍属金华专区,1985年改属衢州市。
【地名由来】:因县南有常山(今湖山)而得名。
【区域特色】:常山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,温暖湿润、四季分明、雨量充沛,年平均气温17.30C,年平均降水量1787毫米,自古以来就是商贸重要通道和集散地之一。自南宋建都临安(今杭州),便成为自京师通向南方各地的通道,因此有“八省通衢,两浙首站”之称,常山港自西北向东南途经何家、辉埠、天马、青石、招贤等地出境。特定的地理位置使常山成为水陆转运、舟车汇集之地,带动了商业、运输业、手工业、饮食服务业的繁荣,呈现出“日望金川千张帆,夜见沿岸万盏灯”的景象。建有常山国家地质公园,包括黄泥塘奥陶纪达瑞威尔阶全球界线层型剖面——“金钉子”园区、三衢山藻礁灰岩岩溶地貌景观园区、青石地质构造景观园区、常山港两岸地质地貌景观园区等,此外还有太公山省级自然保护区、东明湖公园等旅游风景区。交通便捷,民国17年(1928)常山至玉山公路通车,是浙西最早的省际公路,目前有衢常铁路、杭金衢、黄衢南和规划中的杭新景高速公路、320和205国道及048省道贯穿全境。工业主导产品有纺织、建材、轴承、机械、化工、电子等。矿产有石煤、石灰石、青石板、叶腊石和花石盆景等。农业以水稻为主,是浙西主要柑桔产地,所产以“胡柚”为佳。特产有天绿牌“常山银毫”茶叶、猴头菇、金针菇等。林业盛产油茶、松木、杉木、毛竹和樟木,森林覆盖率达到72.8%。先后于1996年、2000年他和2001年被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命名为“中国胡柚之乡”、“中国食用菌之乡”、“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”和“中国油茶之乡”。改革开放以来,全县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。2005年,全县国内生产总值36.1亿元,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77美元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6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4569元。目前常山县建有省级工业园区1个及若干个乡镇功能区,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地客商投资发展。